用爱和责任对待自己的事业。十一年来,一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任管理学院党总支秘书兼分团委书记,同时是安徽科技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热线值班老师。从未改变的是她对学生那份厚重的情谊和责任。她一直坚持“用爱和责任对待自己的事业”,真诚走入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故事;她用情暖心,为全院学生的成长送上贴心的帮助;以无私无畏的奉献和倾力筹集的资源为面临困难的同学们提供保障;以兢兢业业的开拓和精致化的指导为同学们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勇于开拓,不断探索创新鲜活多样的教育途径,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无怨无悔,默默耕耘。
心灵呵护点滴行,做学生的知心姐姐。
心理预警时时行,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天使。几年来,探索总结出“思想引领法”、“生活教育法”、“陪伴指导法”、“家庭引导法”等工作方法,成功帮助一些有心理隐患同学走出困境。十一年来,她成功挽救危机学生20余人,帮扶心理困惑学生500余人,开展学生谈心谈话、个体辅导5000余次,与家长沟通2000余次。
心智导航育人行,做学生的成才导师。成功申报学校公共选修课,《压力与情绪管理》课程连续几年选修人数爆满。除定期的心理干部团体辅导外,不断拓展深化辅导层次,在学院网站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牵头成立蒲公英心灵社及时发布在学院心理工作群及蒲公英心灵社公众号上。E-mail和QQ也成为心理热线……
实践伴随研究,破解教育难题。她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她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2012年成功获批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受挫后的心理调试机制研究》,课题全方位地展现大学生创业受挫时的心理现状并进行深入分析和提出引导对策尚属她第一人。面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巨大,自杀案例不断增多的形势下,陶漫注意到隐性自杀行为的严重危害,开始认真收集资料开展初步研究,成功申报2014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省大学生隐性自杀行为识别与危机干预机制研究”,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并顺利结题,推动了隐性自杀行为的研究和干预工作的深化。该项研究结束后,陶漫认识到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校学工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积极申报安徽省弘扬核心价值观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成功获批安徽省2017年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室”并担任首席专家。